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全国生活垃圾焚烧能力2020年将超过40万吨/日,2025年可达50万吨/日。届时,我国焚烧设施需求将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尊龙凯时有理由相信,在“十三五”时期,垃圾焚烧的瓶颈将会被彻底打破,邻避效应逐步消失,最终实现居民与垃圾焚烧厂的和谐共处。垃圾焚烧发电态势延续 “邻避效应”有望被打破。
“垃圾围城”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焚烧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处理方式。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数已经超过300座,日处理能力达到30.7万吨,发电量超过313亿千瓦时,为2013年的1.78倍。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将在全国总发电中占有更大比重,甚至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进入“十三五”,随着全国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以及垃圾焚烧处理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发电有望延续“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的态势,项目投运数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到2020年,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618×103吨/日,较2013年末的158.5×103吨/日增长290%,年发电量将超过632亿千瓦时。到2030年,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进一步达到850×103吨/日,较2020年增长29.65%,吨垃圾焚烧发电量提升至300千瓦时,年发电量达931亿千瓦时。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年,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将成为重点,在‘十三五’期间生活垃圾的工程建设,大概的市场投资空间、建设空间是在1000亿元左右。焚烧设施建设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垃圾焚烧的总体态势向好,只是其发展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固废处理和余热利用的典型形式,属于国家政策明确支持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然而,“应该建设垃圾焚烧厂,但请离我家远一点”,这一所谓“邻避困境”在不少国家不同程度存在。公众对垃圾焚烧厂的担忧,主要是对垃圾异味及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等污染物排放的担忧。
两会上,有委员指出,垃圾焚烧成为当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但焚烧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特别是产生的剧毒物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今年1月,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有了新标准,但是,不少垃圾焚烧厂并未执行,新标准形同虚设。
事实上,目前在技术上,焚烧产生二恶英等污染物的排放完全可控,异味问题也大为改观。只是在执行上存在一些漏洞。
业内人士提出,国家环保部应彻查全国垃圾焚烧厂排放不达标行为,责令地方环保部门彻查和整改;各省市环保部门对于不更新标准、不达标企业给予处罚,责令其整顿,确保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新标准要求,并将信息对外公开;各省市环保部门须加强监督垃圾焚烧企业自行监测平台更新情况,监测平台的设置需保证实时联网更新,严防数据造假和长期无数据情况;强制全国所有已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必须通过各省市企业自行监测平台进行信息公开,便于公众监督。
在谈到如何打消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的疑虑,奥地利维也纳市区多瑙河岸的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工人巴雷施说,首先要让居民知情,让他们知道垃圾厂不会向空气释放有害气体;其次是让他们亲身感受,用鼻子闻闻看,这是更直观的体验。例如,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定期出版自己的报纸,免费发放给周边居民,解释焚烧厂具体在做什么,实施了哪些改造。垃圾厂还邀请居民实地参观,在参观过程中解答居民疑惑,让居民了解到,在市区运行大型垃圾焚烧厂的积极意义。
(编辑部 摘自中国环保在线)